比亚迪在汽车终端市场引发的新一轮价格战开始蔓延

发表时间:2024/6/13 浏览:265

标签:比亚迪 所属专题:行业热点

6月12日消息,距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市半月后,比亚迪在终端市场引发的新一轮“价格战”开始蔓延。

6月11日有市场消息称,上市不到半个月,秦L DM-i、海豹06 DM-i两款车型的订单分别达到了100万辆和90万辆。6月12日,财联社记者从多家位于北京的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经销商处了解到,终端实际订车情况确实非常火热,但并未如传闻中那般夸张。

“上周我们店订出去了20多台秦L DM-i,现在订车可以排到第17位。”一位比亚迪王朝网经销商销售人员表示,由于秦L DM-i上市后的订单量一直非常高,提车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每个月厂家会分给我们店25台(秦L DM-i),大家都在排队等车,先到先得。”

记者在探访另一家比亚迪海洋网经销商时看到了类似的情形,海豹06 DM-i亦供不应求。“我们店昨天订出去了13台车,其中有5台是海豹06 DM-i,现在的提车周期要一个月以上。”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尽管秦L DM-i和海豹06 DM-i在终端市场已卖爆,但距离“半个月百万订单”传闻有不小的差距。比亚迪方面对于两款新车的表现十分满意,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日前在直播时透露,两款新车的订单量很多很多,想来想去暂时还是不公布数据,担心引起行业震动。“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把这两款车的生产、交付做好,客户服务做好。”

在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暨秦L、海豹06上市发布会上,第五代DM技术正式亮相,其搭载1.5L发动机,燃油效率提升到了46.06%,最大功率达74kW,最大扭矩达126牛·米,并提供10.08kWh、15.87kWh两种容量专用刀片电池组可选。

基于第五代DM技术,比亚迪秦L、比亚迪海豹06的馈电油耗低至2.9L/10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开数据,两款车型油箱容积均为65L,大幅提升了车辆续航里程,根据比亚迪公开的多组实测数据显示,满油满电续航里程均超过2300公里,最强一组由秦L创造出2547公里的续航里程碑。

价格方面,秦L和海豹06均分5个价格档,80公里领先型(豪华型)为9.98万元,80公里超越型(尊贵型)为10.98万元,120公里领先型(尊荣型)为11.98万元,120公里超越型(尊享型)为12.98万元,120公里卓越型(旗舰型)为13.98万元。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燃油车成为非主流,中国品牌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愈发受到消费者欢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正通过加大促销力度艰难“求生”。

曾一度被誉为汽车界的“神坛”之作的凯美瑞,在第九代车型上市即“官降”三个月后,其在终端已被卖出“雷凌价”。一张宣传海报显示,第九代凯美瑞汽油版和双擎版分别低至13.98万元和14.98万元起售。有广汽丰田经销商销售人员表示,实际价格还要更低。“如果选择贷款,汽油版最低可以到13.18万元,双擎版最低为13.98万元,具体活动还可以再谈。”

承担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重任的车型,亦未逃脱“大额促销”的局面。

一位上汽大众经销商销售人员表示,三个月前优惠后仅14.98万元起售的ID.4 X,6月推出了更大幅度的促销活动。“如果按揭的话,可以优惠7万元,最低12万多的裸车价,并且几天内就可以提到车。”

作为豪华品牌的宝马,近日也被传出“甩卖”旗下纯电车型,指导价35.39万元的宝马i3裸车仅需17万元。记者在探访一家位于北京的宝马经销商后得知,宝马i3的实际裸车价为18万元起售,现车非常充足。

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零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1.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8.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5%;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5月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谈及“价格战”,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1-5月,有近60款电动车降价,的确是一场罕见的“价格战”。“价格战是体系能力的表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5月后‘价格战’已经有变缓趋势。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有望回归到以促销为主的常态,不太会出现动辄降价20%的情况。”

欧盟和美国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增关税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根据欧盟委员会披露,7月4日起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为10%,这意味着上汽集团等企业面临的关税税率增至48.1%,其他企业的关税税率则在27.4%至31%之间。

目前,相关多方已经明确了对此事的反对态度,认为欧洲汽车产业依赖与中国的对话而非对抗。

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日前,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使中国车企进入的步伐有所放缓,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也将面临暂时的调整期。

另外,美国白宫今年5月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升至100%,此项措施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